我校承担的“商麦5226”产业化培育项目通过专家验收
6月2日至3日,陕西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我校承担的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“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商麦5226中试与推广”进行结题验收。项目验收委员会专家通过现场观摩、查阅资料、听取汇报、答疑讨论,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计划任务,经费使用合理,社会、经济效益显著,对商洛市小麦生产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,同意通过验收。
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处副处长杨晓研指导验收。院长张景书会见了项目验收委员会专家。副院长陈永庄代表学院陪同验收。科研处处长李继高,生物医药工程系主任王新军,院小麦育种专家于浩世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上述活动。
6月2日,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保军任组长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正茂、商洛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叶贇、商洛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杨宝来、商洛市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杨灶灵为成员的项目验收委员会,冒着酷暑驱车来到“商麦5226”示范点洛南县寺坡镇,现场观摩了小麦的长势和推广种植情况,听取了种植户的评价。
观摩结束,杨晓研主持召开了结题验收会。项目主持人陈凤娥从项目基本情况,中试与推广的主要内容,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,项目科技成果技术水平及指标完成情况,项目资金落实和支出情况,项目实施经济、社会与生态效益,存在问题与建议等七个方面作了汇报。专家们逐一查阅了项目实施资料,问询了项目实施具体情况。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,项目经过3年的实施,建立并完善形成了育种家种子田、原原种田、原种田、商品良种田四级良繁技术体系,保证了“商麦5226”的种子质量和品种特性,商品良种均达到了国家GB4401.1996标准;项目完成了合同计划任务,建立试验示范点43个,辐射推广面积65万亩,生产良种718万公斤,增产小麦1831.1万公斤,实现经济效益2131.4万元;举办各类培训35场次,培训人员800余人;经费使用合理,社会、经济效益显著,对商洛市小麦生产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,同意通过验收。验收结束,专家们就如何进一步扩大项目实施规模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等提出了建议。
(图/文 赵英卓)